【留学英港】伦敦⼤学与⾹港⼤学的申请异同 (前期递交篇)

2022-03-25 20:11 UIA升导办-Flora老师

1.png



⾹港与英国的留学申请上,从⽂书到递交系统,再到后续的 CAS或粉签置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点。在每⼀届的申请季前端或中端,都会有学⽣遇到成绩更新、雅思成绩补交、推荐信沟通、⾯试时间确认等跟⾹港或英国校⽅沟通上的种种流程。知道如何与海外学校沟通,并达到“⻅字如⾯”的邮件沟通效果,给招⽣官留下良好的沟通印象,是中世留学要教会每个 G5和港⼤留学⽣的第⼀课。

升学方向:英港申递流程
本文作者:FLORA YU
文章字数:2804字



一、英港申递具象对比


⾸先需要明确英国和⾹港,在本科阶段的学院派系乃⾄办公室分⼯是不同的,英国本科学校的申请系统与港校的最⼤区别,是英国⾼校的本科申请是⼀个集中在 UCAS平台的体系,⽽港校的校园之间并没有这种“联盟关系”,这是导致⾹港系统与校⽅联较为分散的⼀个原因。


举一个简单的购物例子进行理解

与英国⾼校的沟通⽅式类似于线上购物 (⼤学申请)使⽤⽀付宝 (UCAS)作为电商 (对应的⾼校)购物的信⽤担保。如果与电商 (对应的⾼校)沟通时遇到纠纷需要解决,⽀付宝后台 (UCAS)可以确保在纠纷完成之前,这笔钱 (offer情况)会存在第三⽅平台,除此之外⽀付宝并不会直接⼲预购物 (申请发放)的成功与否。而与⾹港学校的沟通⽅式更趋近于线下购物,卖家 (对应的⾼校)与买家 (申请者)之间是直线沟通的⽅式。


2.jpg

这只是整体上对于英国⾼校与⾹港⾼校沟通背景的疏通,也就是说实际操作时,与英国⾼校的沟通需要经过“校⽅”+“UCAS”双系统,需在与学校沟通后,确保 UCAS系统消息更改才是最终完成,⽽与⾹港⾼校的沟通是直接的单系统。


当然,这种情况仅针对于⼤部分的英国⾼校,且校⽅沟通也分成 admission部⻔和学院沟通。像⼀些学校⼈数较少的学院体系时的⾼校,诸如英国的帝国理⼯学院;或是学院制的⾼校,如⽜津⼤学和剑桥⼤学,其不同专业的申请沟通者是与对应相关院系的 assistant或者 coordinator进⾏关系构架。



二、由伦敦大学学院举例解析


第一类情况」官方 FAQ外的相关解答

⼤部分初级阶段的问题在 UCL的官⽹界⾯都可以找到,主要分为 application,foundation courses, entry requirements, fees and funding四个⽅⾯,包含前期准备,申请要求,预备课程和收费问题等⼏个⼤类,基础类问题都可以找到。也可以直接通过 enquiry⽹站进⾏留⾔,UCL的 admission officer会在⼏个⼯作⽇内回复填写的邮箱信息。


3.jpg

UCL官⽹ FAQs对于申请者常问问题的解答


「第二类情况」申递前,自身特殊情况相关询问

这阶段考⽣可能会因课程选择问题,个别课程专业是否接收某个科⽬(如,中学学⽣的中⽂课业成绩)⽽产⽣⾮常详细的问题,⽽因为不属于 UCAS的申请学⽣,没有官⽅直通的信息,所以需要分类来看。


如果问题更加偏向于专业,⽐如对于 social science是否接受某⼈⽂社科类的要求,可以直接与学院的专业负责⼈ Admissions Tutor联系⼈ Dr. Katie Quy联系,前期的联系⽅式建议直接⾛邮箱,通常格式是:bsc-专业名 @ucl.ac.uk,具体的学院和专业名都不⼀样。如果在两到五个 working day中没有回复,咨询者可以与 department website中该学院的任⼀⾏政相关⽼师沟通,不要直接联系教授或者 dean,⾏政⽼师会将你的询问转发给对应的问答⽼师来回复你的疑问。


「第三类情况」申递后,学校要求文档上传及文件更新

已经申请的学⽣通常会在 UCAS缴费后,得到来⾃对应的 UCL对应学院的 2封邮件,⼀封是来⾃于学院确认已经收到 offer的确认函,申请多专业的同学会收到多封;⼀封是分配给申请者的 UCL PORTAL的学号和注册通知,同样多专业则是多封。


这⾥的联系途径可以直接给 undergraduate-admission邮箱发邮件,不推荐其他使⽤uni,Facebook等⼯具,邮箱能够很好的保留时间证据,是最官⽅的途径。


4.jpg

UCL的 portal注册通知邮件


会有学校要求填写各类档案,更新的护照,新的成绩单,雅思证明等。各位学⽣的情况都各有不同,如⼊读伦敦⼤学学院时未满 18周岁的学⽣都需要填⼀份⽂档,在其中声明监护⼈的状态,签署是否进⾏英国监护⼈分配的同意书等。这种学校先联系的⽅式,⼀般都是直接在 portal中注册完成,UCL的 portal⾮常完备,且⾮校⽅要求上传⽂件时,是没有 upload的选项的


5.jpg
UCL可能会要求上传的各类⽂件⼊⼝


「第四类情况」Argument,推迟入学与 Appeal等信息

因为 case的这类问题具有⼀定时效性,除了邮件需要发送外,还可以直接给 UCL的 admission号码⽐如 208 059 0939打电话直接解决,注意录⾳保存⽂件。这⾥的注意点⾮常多,可先咨询 UIA中世升导⽼师后进⾏拨打,官⽅的每次通话记录都有保存,所以拨打前请准备好措辞不要语⽆伦次,也不要直接当甩⼿掌柜让其他⼈帮你打电话。这类信息更改好后,⼀定要查询 UCAS系统中是否同步,单系统的结清并不等于事务处理完全。



三、港大相关事例解析


⾸先说明,⾹港⼤学的联系⽅式中并不对问题做区分,具有同质化特⾊。相对普遍的问题与 UCL是⼀样的,直接通过 FAQs系统可以解决。


6.jpg
⾹港⼤学 FAQs系统


另外⾹港⼤学⼀般只会回答已经递交申请学⽣的问题,招⽣办不会通过申请⼈⻔户提交渠道外回应任何有关正在进⾏的申请查询,以确保申请者的隐私。如果学⽣通过邮箱⽅式与⾹港⼤学发送邮件,还会收到港⼤的明确拒绝邮件,⼤意为“我们⾮常繁忙,不会回答这封邮件,请勿打扰”的内容。


同时,online chat具有时效性,只有每周⼀、周三、周五上午 10 点⾄ 12 点 30 分;星期四下午 2:30 – 下午 5:00接受在线聊天。聊天室中需要完全实名,填写姓名邮箱和学校等具体信息,请勿多账号同电脑操作,港⼤对于申请者隐私有⾮常重视的防护系统,相同 IP会直接进⾏警告处理。


⾹港⼤学在申请后期是接受学⽣的电话询问的,这⾥类似于英国咨询系统,同样需要进⾏录⾳保存,特别是不同于英国的 CAS系统的直接办理发放,⾹港⾼校的⼩粉签系统⾮常繁琐,周期较⻓,⼀定确保在有效时间内留有沟通的证据。


7.jpg
港⼤的 enquiry询问填写


8.jpg
对于额外 FAQ问题的处理通知



文献来源 Reference:

[1]https://www.ucl.ac.uk/prospective-students/undergraduate/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2]https://www.ucl.ac.uk/prospective-students/undergraduate/degrees/social-sciences-bsc
[3]https://evision.ucl.ac.uk/urd/sits.urd/run/siw_sso.signon?SSO=t9phYjyptl-03EFNLKnyiThyJIcxttBfdcL0H-k86pJuotGjMjQERB
[4]https://app.geckoform.com/public/#/modern/21FO00icqtas6f00c5w5nqtyaa
[5]https://admissions.hku.hk/faqs
[6]https://tawk.to/chat/5a015f38198bd56b8c039aa6/default


以上是 UIA旗下中世留学基于英港升学态势整合的英港申递中涉及的邮件沟通向导分享,旨在帮助未来 2022以及 2023即将进入申请阶段的学员明确申请流程,给出准确的目标和引导。


Tel:+86 574 63336222 Email:reception@uiacollege.org.cn
Contact Office:Unit 302, 3F, New Academic Building, 13 Lixin Rd, Xinjie(New Territories), Cixi, Ningbo, China